中国红星宣纸扫一扫 关注我们
宣纸在元代的记录文献很少,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初期的元王朝以武力扩展疆域,后因人民起义,频繁的战争造成民众大范围迁徙,造成文化出现阶段性沙漠化。二是元代外邦文化取代了主流文化,人为以民族划分等级,人们被压迫现象严重,加上各种名目的繁杂赋税,使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压制。
可能是这个朝代的特殊性,被压制的人性渴望自由,创造出独特的时代文化而影响后世。天文、历法、地理等均围绕政治而兴,农耕科技以《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桑衣食撮要》创一时高峰。文化方面,各种叙事文学开一代先河,华北诞生了元曲,江南则孕育出《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长篇小说。书画艺术方面,以王蒙、黄公望、吴镇、倪瓒为代表的“元四家”,冲破传统宫廷绢本绘画材质与技法的约束,提倡写意山水和泼墨表现的技法,晕墨性能与分色性能突出的宣纸为此画法提供了淋漓发挥和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而纸本水墨写意绘画的勃兴并在明清成为主流,也大大促进了宣纸产业的持续发展,一个中国书画用纸的全新时代在元代正式开启,也成为宣纸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宣纸原料取材趋于成熟化(檀皮和稻草混合配比)和加工工艺的创新,提供了适宜中国水墨画的发育的优质用纸。这种绘画技法的推广,促进了宣纸制作的发展。
这一时期,因元代的社会的特殊性,泾县有两大家族的宗谱均有生产宣纸的记载,成为宣纸技艺传承谱系中最早有明晰记载的乡邦记载和信史文献。一是泾县小岭曹氏的记载。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1264-1342年)由南陵绿岭虬川迁至泾县小岭。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谯国曹氏宗谱》序言载:“……钟公播迁春谷,爱绿峰山环虬川水绕,遂卜居焉,厥后七世孙百十一公生二子,长大一公,次大三公。宋元之际,兵戈迭起,大三公携其二子二七公、二八公避乱小岭,族由是蕃。”
《小岭曹氏宗谱》
民国3年(1914年)重修《小岭曹氏宗谱》序言载:“泾,山邑也,故家大族,往往聚居山谷间,至数千户焉,邑西二十里曰:小岭曹氏居焉。曹为吾邑望族,其源自太平,再迁至小岭,生齿繁夥,分徙十三宅。然田地稀少,无可耕种,以蔡伦术为生业。故诵读之外,经商者多,人物富庶,宛如通都大邑……”曹大三率族迁小岭后,起初选择造纸业是因为“无可耕土”只是作为“谋生之计”。曹氏在传承宣纸制作技艺中博采众长,不断创新,经过数代人的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形成“宣纸世家”,使小岭成为宣纸的重要产地。二是据《西园家谱》记载,元朝末年,汪氏七十三世衍庆公汪文安因避战乱随父从泾县漕溪迁到宣阳都中郎坑(今泾川镇古坝村)从事造纸业。《西园家谱》赞衍庆工“才可大用,志惟乐田。遭时之乱,凤隐龙潜北山之北,中郎之坑。本深枝茂,荣泾耀宣……”其后八十五世汪大谦创制了“汪六吉”宣纸,1于清代中后期。
《西园家谱》
这两大家族定居泾县从事宣纸业,与元代的战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宣纸技艺传承中留下最清晰的传承谱系记载,清初文人储在文所著的《罗纹纸赋》中言:“弥天谷树,阴连铜宝之云;匣地杵声,响入宣曹之里。……越枫坑而西去,咸夸小岭之轻明。渡马渎以东来,并说曹溪之工致。”叙述了宣纸的原料产地、生产场所等,特意赞赏了曹溪所产宣纸的质量。又据叶德辉《书林清话》记载:“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亦称,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则宣城诸葛氏亦或精于造纸也。”说明宣纸制作还有诸葛氏等家族制作。尽管后续文献及后续传承中没有见到诸葛氏与宣纸的关系,至少在当时留下了明晰的传承脉络,为后世的宣纸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黄飞松.安徽手工纸发端、演进与业态之考究[J].书画世界.2017(02)
黄飞松,汪欣. 宣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