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0563-5600008

红星新闻

咨询热线

0563-5600008

关注我们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分享丨“墨染涇上白雪 文秀筆舞龍蛇”——南开大学商学院赴宣纸文化园调研纪实

发布日期:2025-07-12 09:41 浏览次数: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探索泾县文旅产业发展现状,7月7日,在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老师和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徐洪彬老师的带领下,2025年南开大学商学院赴安徽泾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中国宣纸文化园,开展以“宣纸非遗传承与文旅产业创新”为主题的调研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参观、非遗体验、采访非遗传承人、专家访谈等形式,探索宣纸文化的保护现状与文旅开发潜力,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推动泾县文旅产业发展创新。


一张宣纸,承载千年墨韵;一双巧手,延续不朽匠心。在泾县的山水间,遇见了时间沉淀的智慧,也触摸到了文化跳动的脉搏

鸡唱拂晓,七月七日早,一群朝气蓬勃的南开青年人迎着晨光走进宣纸文化园,在古法造纸作坊和现代展馆间穿梭。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在这里交织,映照着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

图片
图片






宣纸文化园坐落在安徽省泾县榔桥镇乌溪村,这里地处皖南山区,青弋江支流密布,四周群山环抱,岗丘起伏,云雾缭绕,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  

文化园的建筑依水而建,白色的清水混凝土立面如层层堆叠的宣纸,与远处的青山、近处的流水浑然一体,既现代又充满东方韵味,完美诠释了“人在山中行,如在画中游”的意境。

图片

宣纸文化园是国家级非遗宣纸制作技艺的AAAA级景区。园内包括中国宣纸博物馆、“三丈三”巨宣车间和体验区,游客可观看古法造纸流程,体验捞纸、拓画等活动。标志性建筑“国纸客厅”获国际设计大奖,形似堆叠的宣纸。宣纸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经108道工序制成,被誉为“纸寿千年”。宣纸文化园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淡彩水墨,将千年纸韵娓娓道来

图片

01纸间春秋





图片





图片



漫步宣纸博物馆,解"纸寿千年"的文明密码  

中国宣纸博物馆如一卷展开的千年画卷,静卧在皖南的青山秀水间。这座以宣纸为形的现代建筑,巧妙融合了传统匠心与当代美学。步入其中,仿佛穿越时光长廊——古老的造纸技艺在光影中苏醒,文人墨客的笔痕在纸上游走,千年不褪的不仅是墨色,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这里,每一张宣纸都在诉说着“纸寿千年”的传奇,让参观者触摸到传统文化最细腻的肌理

图片

通游全馆,我们了解到,宣纸制作遵循千年古法,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经108道工序精制而成。原料浸泡、蒸煮、漂白制成浆料;手工捞纸,使纤维均匀交织;压榨去水后高温焙纸;最后人工检纸、裁剪。关键工序“捞纸”需两位师傅默契配合,一抬一放间成就宣纸“轻似蝉翼白如雪”的特质。整个周期长达2-3年,其中仅天然漂白就需历经18个月日晒雨淋,造就其“墨韵万变,纸寿千年"的独特品质。 

图片

02匠心对话





图片





图片



访非遗传承人,听大师工匠讲述的时光故事

在泾县宣纸文化园的深处,我们遇见四位用生命守护千年纸魂的匠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希望制帘和捞纸这些技术

能够在年轻人这个群体中,

发扬光大。”

制帘师:巧手织就千年骨

江南女子,巧手如玉,三十年游走于纷繁帘床。她编织的复杂纸帘,是宣纸“纸寿千年”的无声基石。她轻声诉说,指尖流淌着对传承的期盼。

捞纸师:水波间定乾坤

两位师傅,四臂协同,纸帘入水起落间,力道、手势尽显独到功夫。原浆在他们手中化作平整光滑的奇迹。“从事宣纸的生产不仅是为了生存和生活,更是为了能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岁月在他们默契的配合中沉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希望更多人来了解宣纸文化,

还有它背后的故事

把宣纸传承下去。”

晒纸师:火墙上的艺术

七十度炕墙旁,身着汗衫的师傅稳如磐石。湿纸贴上,松针刷行云流水,三分钟蜕变成“薄如蝉翼”的千年寿纸。三十八载炙烤,“宣纸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面对枯燥,他眼中闪烁光芒:“当我把它当做一门艺术去做,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剪纸师:钢剪裁出纸魄

江南佳人,钢剪在手龙走蛇舞三十载。生产线的最后一步,她动作轻盈刚毅,精益求精。“希望更多的人来了解宣纸文化,把宣纸传承下去”,她的愿望与其他匠人共鸣,是坚守最纯粹的注脚。

图片

他们的姓名暂隐于纸后,但那质朴而滚烫的话语,已深深烙进宣纸的肌理,诉说着比千年纸寿更恒久的匠心传承。

图片

03墨韵新生

图片

从古法技艺到当代传承,看见文化血脉的生生不息。

当指尖抚过「纸寿千年」的柔韧肌理,我们听见了历史的回响

“希望传承下去”——这句朴素的话语,从制帘师的竹帘边、捞纸人的水槽旁、晒纸匠的火墙前、剪纸师的钢剪下,轻轻汇聚。它没有宏大的宣言,却像溪水渗入石缝,悄然浸润着我们的心田。

图片

宣纸的呼吸绵长,而文明的延续,或许就始于这样一次凝视、一次触碰、一次心领神会的懂得。

愿这缕纸香永不消散:

走进作坊,让掌心记住檀皮浆的流动;

对话匠人,让心灵听懂火墙上的诗篇;

提笔落墨,让青春成为文明的载体。

纸寿千年,终究需要千万双手共同托举——而我们,正站在时光的渡口接力。 

图片
图片

拍摄丨2025年南开大学商学院赴安徽泾县暑期社会实践团

文案丨张森 何朝瑞

排版丨吴建语

审核丨高鑫


0563-5600008
Powered by RRZ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