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星宣纸扫一扫 关注我们
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宣纸产业史上出现了一次高峰,宣纸生产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如县东宣阳都是历代贡纸场所,生产颇具规模;县西小岭曹氏的宣纸生产也是日益繁荣。其时,宣纸开始按质分类,品种进一步细化,开始出现按照配料、厚薄、帘纹等分类方法。同时,又出现多种以宣纸为载体的加工品,如虎皮、珊瑚、玉版、冰琅、云母、泥金、蝉翼等,品种名目繁多,深受市场追捧。
当时,各种以宣纸为载体的著作也流传于世。蒲松龄写成《聊斋志异》后,因穷困无力刻印,压在箱底多年,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由歙县人鲍延博出资购买宣纸,此书才得以印行并流传。《红楼梦》最初只有手抄本流传,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珅向皇帝报告了民间流行《石头记》一书情况,经朝廷批准由徽州人程伟元出资,将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和高鹗后续的四十回合在一起,首次用宣纸印刷,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完整之作,即风行天下的“程甲本”。
凑巧的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第42回里就写了宣纸。小说中的人物宝玉、黛玉、宝钗、惜春等在议论画大观园时,宝玉说:“家里雪浪纸,又大,又托墨”,宝钗补充道“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染……”等,将雪浪纸与宣纸相比,十分相像。
清乾隆十七年修《泾县志》记载:“食货之属,泾纸供上用者曰金榜,高四尺,阔四尺五寸。槽户岁制,差官领解。明时由巡按,国朝由布政司,每岁户部发价银三万两额解至京。康熙戊戌后,内差采买。***曰潞王,高一丈六尺,明潞藩制式;次曰白鹿,高一丈二尺;曰画心,一曰澄心堂;曰罗纹,赵氏新仿古式;曰卷廉,闱墨所用;曰连四,曰公单,悉常用。俱出湖北冲、慈坑、宋村、小岭诸处。” 清嘉庆十一年版的《泾县志》记载:泾县宣纸有“金榜、潞王、白鹿、画心、罗纹卷帘、连四、公单、学书、伞纸皆皮为之;千张,火纸竹为之;下包纸高簾衣纸者草为之。”
清雍正年间,举人郑文熊在《泾川风俗赋》中写到:“更有佳纸白鹿、罗纹、澄心堂仿后主之式,潞王以帝子而名,溯厥妙制,捣网晒藤;蕴文擢采,夺雪舞云;达于三都于国贡、珍盖风士之美秀,致品类之纷纭。虽衣族之芴,出犹一物之效灵。至若山水搏击,元气滂泱,万族喷蒸,钟孕贤良,人生其间,骨秀神扬,厉志绚经伟,吐气协珪璋。”
在清朝200多年间,宣纸之所以会呈现出如此繁荣昌盛的景象,同时促使宣纸制作技艺日臻完善,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清康乾盛世的社会政治平稳,推动了宣纸业的快速发展;二是清廷大力提倡编书修志,如:《四库全书》《红楼梦》《水浒全传》《聊斋志异》等以及全国各府、县乃至宗族,大量修志续谱,需用大量纸张来付印,有力地促进了宣纸产量的扩展;三是清皇室对书画艺术的偏爱,为表明天下太平,清世祖、圣祖推崇书画,设如意馆,以延画史。高宗精于鉴赏,海内名画,几乎被征收殆尽。由于皇帝酷爱书法绘画,上行下效,举国成风,造成朝野上下能书能画或善藏书画附庸风雅,蔚然成风。当时,书画家辈出,作品数量更是达到惊人的程度,流派纷呈,出现出浙派、吴派、虞山派、娄东派、云间派、苏杭派、新安派、姑苏派、黄山派、金陵派、海阳四家、扬州八怪等;同时,还出现《熙朝名画录》《国朝画征录》《国朝画识》《墨香居画识》《墨林今语》《清画家诗史》《八旗画录》《清代画史补录》《寒松阁谈艺琐录》《清画传辑佚》等著作,使宣纸传扬神州大地,无与媲美,故有“千年纸五百年绢”之说。
本文节选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宣纸》,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黄飞松、汪欣